Translate

Thursday, May 2, 2019

什麼是城市林務?

(原文為地球之友網頁撰寫)

政府近年在不同的情況下(如施政報告及回應傳媒時)都使用了都市林/城市森林Urban Forest)和城市林務Urban Forestry)二詞,而這兩個名詞最近亦逐漸在業界中流行。可是,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術語的意思並不怎麼清晰。即使是業界也可能會將它們與樹藝、景觀和城市綠化等詞混淆。然而,它們在根本上有著不同的定義。

都市林為城市提供了功能和服務
城市林務一詞早於1974年由加拿大學者Erik Jorgensen提出,意為林業的一個專門分支,是以樹木對城市運作帶來的貢獻為重心的樹木栽培和管理模式。這些貢獻包括樹木對整體環境的改善作用,以及它們在休閒和康樂上的價值,是涵蓋市民的健康、社會和經濟上等各方面的。

以上的定義意味著城市林務的概念源於傳統的林業— 傳統林業的樹木管理主要著重於樹木帶來的經濟效益(例如木材採伐)。然而,在城市的情況下,林木管理的政策和實施則有重新的定義:以有利於城市的日常運作為目標(即為城市提供了功能和服務),因此林木對城市的貢獻不必為實質的產品。基於這定義,城市林務的覆蓋範疇便更為廣泛了,當中需要很多不同的專業和持份者的參與和協調(另文討論)。

城市林務是轉變現行林木管理模式的新框架
以本港為例,出於不同時期的實制需要,自二戰以來香港許多的樹木其實都經過種植和/或不同程度的管理。這類人為活動(一直以來政府是作為主要的持份者)亦塑造了我們目前的都市林資產,也逐漸形成了林木管理模式的初型(以樹為單位去設計種植和按需要被動的管理)。可以肯定的是,這管理模式將需因應社會期望的轉變,以及實際環境需要的不斷提升而改善,這正是引入城市林務概念的源由。因此,城市林務一詞絶不是新瓶舊酒或在回應社會時的花言巧語;反而我們應利用這嶄新概念作為清晰的框架,去轉變現行的林木管理模式

在決定如何作出管理上的轉變之前,先釐清我們的都市林資產是很重要的。 Moeller1977)將都市林界定為包括行道樹、公園中的樹群、發展區之間的綠化帶、以及遠至城市外圍的森林,界線比較靈活。不管其擁有權,由城市內、郊區和鄰近土地上的植被和相關的自然資源所組成的城市生態系統都屬於都市林的一部分 。最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FAO)已將都市林的定義更清楚仔細地定義為:

位於城市和城郊地區的所有林地、樹群和獨生樹木組成的網絡或系統;這系統因此包括森林,行道樹、公園和花園中的樹木以及荒廢土地上的樹木。都市林是綠色基建(Green Infrastructure)的骨幹,它起著連接鄉郊和市區以及改善城市帶來之環境影響的作用。FAO, 2016

都市林是不分擁有權的綠色基建
參照糧農組織的分類,香港的都市林可分為五個主要類型:
1.市郊森林和人工林地(例如郊野公園—屬於公眾)
2.市區公園(公眾)
3.植有樹木的微型公園,花園和休憩處(公眾/私人)
4.路邊樹木(主要屬於公眾)
5.其他有樹木的綠色空間(公眾/私人)

這裡有兩個重要的概念:
(1) 以功能為重點,由於都市林是指任何以樹木為框架的植被,因此當中並無擁有權或管理責任的考慮—公共或私人所有的植被同樣是其中的組成部份;
(2) 不屬於發展區中心但有益於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例如提供水源、改善微氣候)的林地和植被也屬都市林的一部分—郊野公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們都非常鄰近市民並廣受歡迎作康樂等用途,因此是這個逾730萬人口的城市中最重要的都市林組成部分之一。

作為城市的基建,都市林在提高市民生活質素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視乎不同的城市狀況,糧農組織就列舉了都市林於16個方面的重要功能(表1)。除了改善貧窮,列表中多方面的功能皆適用於香港。事實上,無論是否察覺,香港市民其實已經從中得益了(例如景觀的改善、水源保護和供應、康樂機會等)達數十年之久。

1. 糧農組織列舉的都市林潛在效益(引用Salbitano, 2016
城市問題
都市林潛在的效益
糧食安全
提供食物、潔淨的水源及薪材
貧窮
提供就業及改善收入
土壤及景觀退化
改善土壤情況及防止水土流失
生物多樣性下降
保存及提升生物多樣性
空氣污染及嘈音
去除空氣污染物及緩衝嘈音
溫室氣體排放
固碳及舒緩氣候變化、改善地區氣候及加強適應力
極端天氣情況
舒緩地區氣候及加強適應力
能源短缺
透過摭陰/降溫及種植薪材節省能源
熱島效應
透過摭陰和蒸騰降低建築環境的溫度
可用綠色空間不足
提供更多易達的自然及綠色空間
公共健康
改善居民的生理及精神健康
水浸
緩減洪水及減少水浸
有限的康樂機會
提供康樂及環境教育的機會
暴露的環境
提供庇護
水資源有限
提供過濾功能及重用廢水的機會
社區及社會凝聚力缺乏
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戶外互動場所

樹木不應再被視為可有可無的裝飾品
在城市林務的概念下,樹木、樹群或森林一般都稱為綠色基建設施,好比其他基建(如道路工程、供水、供電、排水)一樣,這些設施對於城市的正常運作和宜居性至關重要。因此, 我們強調樹木不應再被視為可有可無的裝飾品。我們的都市林應該像其他城市的必要設施一樣得到精心的規劃和維護,使其表現(為市民提供的服務)達到最佳的狀態。

為應對全球城市人口急升,近年來糧農組織在城市林務的行動、項目和策略方面上作出很多的支援,以促進都市林的妥善規劃和管理。該組織近年在亞太地區舉行了兩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分別是20164月珠海,20179月首爾)。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ISA Hong Kong)很榮幸能參與並見證了兩份突破性文件(分別為珠海宣言首爾行動剛領)的頒布。這兩份文件將成為各亞太城市在制訂城市林務策略時的重要參考和指南。


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參與首屆亞太城市林業論壇並共同制定"珠海宣言"

(另文闡述城市林務在香港的發展方向。)

9/3/2019
原文(英文版)刊於ISA Hong Kong Chapter Newsletter Issue No. 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